体育素养的内容有哪些

馨馨妈s97u43 分类: 体育/运动 浏览763次 2020-04-05 14:04

    采纳率:20% 书童 2020-04-05 21:04

    展开全部

    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平时养成的在体育方面的修养。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

    具体如下:

    一、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也是多方面的,有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安全知识等。具体地说,就是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能有计划、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对重大体育事件有所了解,懂得体育功能与价值。

    二、体育意识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要想拥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就要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就要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就要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要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确立适合自身锻炼的项目,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三、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它既包括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有计划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具有良好的个人锻炼习惯;培养终身学习、运动与健康的习惯,养成积极的体育行为方式。

    四、体质水平

    体质是人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水平就是人体素质提高的标志。人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健康素质是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在此身体状态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使自己具备从事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

    五、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的自我评价技能。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锻炼,提高自身锻炼的能力,并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在广泛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能对一些常见的运动技能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1~2项符合自己实际的实用型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

    六、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为突出良好体育品德铸造,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学习和遵守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则以及服从裁判等。学生懂得的体育知识越多,那么其体育意识就越强烈,运动技能就有可能越高,对良好体育品德的意识追求就会越高。

    七、体育个性

    体育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善于识别学生的不同体育个性;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不同体育个性;讲究方式和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扩展资料

    按照逻辑学的角度,体育素养的属概念临近文化素养,它的种差则是与体育有关的特性。而文化素养是素养的一种,是一种综合能力。因此,我国学界所提的体育素养的本质是有关体育的一种综合能力。

    2016 年 5 月 6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强化学校体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27号文件”)。从内容上来看,“27号文件”是200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7号文件”)的延伸和细化。

    与“7号文件”的纲领性和指导性不同,“27号文件”在很多方面都体现了强化学校体育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具体措施,如明确提出了要加强体育教师的队伍建设;完善考试评价办法,改变过去传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单一手段,从与体育活动相关的环节进行全方面评价等措施。

    而最值得学界重视的是,“27号文件”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作为未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标志着体育素养由学术概念转向实践操作的序幕正式拉开。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全部回答(4)

    • 乐帮达人 采纳率:21% 书童 2020-04-05 21:04

      展开全部
      “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平时养成的在体育方面的修养。 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

    • 乐帮达人 采纳率:23% 书童 2020-04-05 21:04

      展开全部
        体育素养是指体育文化水平,是指一个人平时养成的在体育方面的修养。体育素养是在先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与体育教育影响所产生的,它包括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体育品质、体育个性等方面要素综合体育素质与修养。
        1.体育知识
        体育知识也是多方面的,有体育理论知识、体育专业知识、体育基础知识、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安全知识等。具体地说,就是了解人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基本的生理常识,了解体育活动对人体生理、心理健康的作用,能有计划、科学地安排体育锻炼,并了解和掌握相关体育人文知识,具备体育赛事的欣赏能力和初步评价能力,对重大体育事件有所了解,懂得体育功能与价值。
        2.体育意识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要想拥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就要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就要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就要具有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就要具有体育需要和体育行为倾向。通过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确立适合自身锻炼的项目,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
        3.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它既包括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有计划地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具有良好的个人锻炼习惯;培养终身学习、运动与健康的习惯,养成积极的体育行为方式。
        4.体质水平
        体质是人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水平就是人体素质提高的标志。人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健康素质是具有健康的生理、心理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在此身体状态下不断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使自己具备从事多种体育锻炼的能力。
        5.体育技能
        体育技能包括锻炼技能和对锻炼的自我评价技能。学生应在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两种以上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锻炼,提高自身锻炼的能力,并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在广泛学习运动技能的基础上,能对一些常见的运动技能有所了解,并熟练掌握1~2项符合自己实际的实用型的终身体育运动项目。
        6.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为突出良好体育品德铸造,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学习和遵守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则以及服从裁判等。学生懂得的体育知识越多,那么其体育意识就越强烈,运动技能就有可能越高,对良好体育品德的意识追求就会越高。
        7.体育个性
        体育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善于识别学生的不同体育个性;尊重、鼓励和支持学生的不同体育个性;讲究方式和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体育氛围。

    • 乐帮达人 采纳率:11% 书童 2020-04-05 21:04

      展开全部

      分析如下:

      1、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强调体育教学与各类文化知识的整合性,是学生跨学科综合能力、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小学体育教育渗透德育的方法多种多样,体育教学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

      2、体育教师在游戏比赛中对学生进行团结的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树立关心他人,互帮互助的良好意识,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宽容他人的优秀品质;

      3、要培养学生遇到困难要敢于面对、要坚持不懈,吃苦耐劳,培养学生自信、果断和超越自我的拼搏精神。

      4、体育意识

      所谓体育意识,就是人脑特有的对体育和体育活动的态度控制系统。体育意识是相对稳定的,它主要由态度状态和体育素质构成。要想拥有较强的体育意识就要具有一定的体育科学知识、体育活动方法和技能;就要认识到体育和体育活动的功效和作用,特别是评价性认知;

      5、体育行为

      体育行为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为满足某种体育需要而进行的活动。它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即凡是与体育发生联系的行为活动,都可称之为体育行为。它既包括运动行为,也包括体育的组织、管理、宣传、科研、教学、消费、观赏等方面的行为活动。体育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既受行为者内在生理、心理条件所制约,又受到外界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多方面的行为特征。

      6、体质水平

      体质是人的质量。它是人的有机体在遗传变异和后天获得性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机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水平就是人体素质提高的标志。人体素质,包括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是运动素质的基础。

      7、体育品德

      体育品德是指学生依据一定的体育道德规范,在教育教学活动和竞赛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为突出良好体育品德铸造,我们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自觉学习和遵守各项体育运动的规则以及服从裁判等。

      8、体育个性

      体育个性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所以有别于他人的具有自己个人独特的体育行为、思想等精神面貌的总的体现。在培养学生体育个性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扩展资料:

      1、体育(physical education,缩写PE或P.E.),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它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根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等规律,达到促进全面发育、提高身体素质与全面教育水平、增强体质与提高运动能力、改善生活方式与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随着国际交往的扩大,体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已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标志,也成为国家间外交及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

      3、体育可分为大众体育、专业体育、学校体育等种类。包括体育文化、体育教育、体育活动、体育竞赛、体育设施、体育组织、体育科学技术等诸多要素。

      参考资料:

    一周热点问题

    欢迎登录生活常识百科宝典
    关闭
     加载中...